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 (LAI)用來定義一個Location Area (for circuit switch),由三個部分所組成: Mobile Country Code (MCC)、Mobile Network Code (MNC)、Location Area Code (LAC)
1. MCC、MNC、LAC各別說明如下:
(1) MCC: 不同國家擁有不同的MCC,如台灣: 466、中國: 460…
(2) MNC: 一個國家內,不同電信商擁有不同的MNC (一個電信商也可能有多個MNC),如中華電信: 92、台灣大哥大: 97…
(3) LAC: 用來定義一個Location Area,最小範圍可能是一個Cell,最大可能一個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(VLR)底下的所有Cell都定義為相同LAC (看電信商自己定義)
2. 當UE偵測到LAC改變時,會發Location Area Update (LAU)給網路,讓網路知道UE目前所在的位置 (網路Paging時才找的到UE)
3.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會帶LAC資訊: cn-CommonGSM-MAP-NAS-SysInfo,形式為4個16進制數字: “XXXX”H,當儲存的Serving LAC和Broadcast Information不同時,即表示UE移動到不同的LA
4. LA的範圍如果很大:
(1) 優點: UE在移動時不需做LAU
(2) 缺點: 網路Broadcast Paging的範圍和LAC有關,如果LAC切太大,表示範圍內存在很多UE、很多Paging Signal…,LAC內的UE要頻繁起來聽Paging,造成UE耗電
5. 如果LAC切太小,UE需頻繁做LAU,一樣造成UE耗電。故電信商需最佳化LA的範圍